近日,部分上市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再结合其他相关企业消息可知,国内农化行业正春潮涌动。兴发集团、新安股份、福华化学等相关领域领军企业手笔频出,在继续深耕传统业务的同时,更依托各自在资源、技术和产业链方面的优势,不约而同在精细化工领域矢志突破,成为各个赛道上的生力军。风雨相交,洪波巨浪接天起;旌旗所向,万马千军动地来。
农化巨头旗指新赛道
3月21日,兴发集团发布2022年年报。根据年报,兴发集团正布局锂电新材料业务,计划建设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报告期内,湖北兴友30万吨/年磷酸铁一期及湖北友兴30万吨/年磷酸铁锂一期、湖北磷氟锂业10万吨/年磷酸二氢锂等项目建设取得进展;兴福电子4万吨/年电子级硫酸、1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先后投运,湖北瑞佳5万吨/年光伏胶和湖北兴瑞3万吨/年液体胶、兴福电子3万吨/年电子级磷酸等电子化学品项目建设也正稳步推进。随着项目相继投产,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布局逐步打开,新的利润增长点正在形成。
无独有偶,2022年10月10日,江山股份公告,其与贵州省瓮安县人民政府、瓮福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共同投资建设以磷化工为基础的循环一体化产业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暂估220亿元,拟建在瓮安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占地面积约6000亩。业界认为,江山股份此举意在布局新能源新材料,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而作为国内草甘膦和有机硅单体生产巨头,新安股份今年1月3日发布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启源收购金灿科技55%股权,交易价格约1.93亿元,加快新能源赛道战略布局,拓展负极材料的应用研发及产业化能力。实际上,新安股份2022年已明确战略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光伏原材料、电解液原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等产品的产业化,在光伏、动力电池、储能、新能源汽车等诸多领域面向全产业链打造具有新安特色的整体解决方案,打造新的增长极。
磷化工行业巨头贵州磷化集团也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材料领域。2021年12月31日,贵州磷化与宁德时代、贵州金控、贵州黔晟组建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此作为新能源材料产业投资平台。项目方面,福泉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去年5月20日成功试车并产出合格产品;去年10月8日,贵州磷化开磷公司位于开阳的40万吨/年湿法净化磷酸(PPA)项目试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今年3月,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息烽3万吨/年磷酸铁装置高标准通过72小时性能考核,一次检验合格率96%以上。
草甘膦龙头企业福华通达化学股份公司也″笔落惊风雨″。根据相关新闻报道,福华化学正着力打造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该产业园占地2000亩,计划投资220亿元,拟新建30万吨/年液态六氟磷酸锂及配套项目、20万吨/年电池电解液项目、利用草甘膦联产物磷酸氢二钠生产1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磷矿伴生萤石矿资源综合利用生产2.5万吨/年聚偏氟乙烯(PVDF)项目,以及高端磷系阻燃剂项目、电子化学品项目等共计六大类21个子项目,力争打造成为全球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研发及生产基地。上述项目涉及电池正极材料、电子化学品、高端磷系阻燃剂等多个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航空航天材料等。
其他农化企业如芭田股份、利民股份、永太科技、史丹利、云天化、新洋丰等也纷纷发力,杀入精细化工的各个赛道。所涉细分领域各有侧重,所覆技术产品各有千秋,所赖竞争优势各有不同,但终究是″同道中人″,新赛道的竞争在所难免。仅以PPA为例,就有贵州磷化、川恒股份、云天化、湖北兴发、湖北三宁、湖北宜化、中化涪陵、川金诺、中阿化肥、新洋丰、龙蟒集团等多家农化企业计划投建项目。根据这些企业的规划,到2025年全国PPA产能有望达到648万吨/年,而2022年这个数字为245万吨/年。
山雨欲来风满楼。